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高质量的养老服务,正成为嘉兴老人的日常生活图景。位于秀洲区高照街道新义村东区的示范性养老驿站自今年7月初启用以来,凭借舒适的环境、贴心的服务,成了村里老人的“心头好”。放眼全市,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已成基层标配。
今年,嘉兴再为老年人幸福“加码”——建成50个示范性养老驿站,新增850名以上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为60周岁(含)以上户籍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被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清单,目前均在稳步推进中。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统筹城乡先行优势,在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老年福利保障等方面,南宫28官网坚持城乡一体联动发展,推进养老服务从基本型向共富型发展。
“以前在大树下乘凉,现在在空调房里打乒乓球。”家住海盐县西塘桥街道新港社区的方跃生最近心情格外好。今年6月底开放的“新港社区邻聚里”养老驿站,成了社区老人的新“根据地”。这个拥有4000多名老人的社区,利用原有社区服务用房打造了1500平方米的示范性养老驿站,囊括助餐室、活动室、观影室、舞蹈室、义剪室等功能空间,让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多元服务。
“我们希望老人在家门口养老更舒心。”新港社区党委副书记徐晓萍介绍,养老驿站已开展助餐配送、健康管理等常态化服务,未来还将引入专业社工组织运营,开展健康教育、反诈培训和手工活动等服务。
记者了解到,全市目前已建成8个示范性养老驿站。嘉兴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示范性养老驿站在选址、硬件、服务内容、后期运营等方面都有明确标准,以老年人自助互助为核心,突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运行理念,须提供生活服务、健康管理服务、文体娱乐服务、助餐服务、家庭支持、心理慰藉等两项(含)以上服务,进一步让“15分钟养老服务圈”更触手可及。
在养老服务设施的城乡一体化方面,嘉兴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目前,全市已建成77个养老机构、83个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070个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以及350个养老驿站,在全省率先实现镇村两级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示范性养老驿站的建设,则为家门口的品质养老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
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人才是关键支撑。当下,养老服务人才正从单一照护型向复合型转变。
7月2日,2025年嘉兴市养老护理高研班在秀洲洪合开班,近50名养老机构负责人和优秀护理员参加。“护理员队伍如何与国际接轨?核心在复合型人才培养。”全国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裁判员金晓琴在课堂上分享道。对标国际技能竞赛标准,高研班将世界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和实操经验引入课堂,为养老人才队伍质量提升注入理念支撑。
强化护理员培训,是嘉兴升级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2023年,我市作为唯一一个普通地级市在全国养老服务人才会议上作交流发言;2024年,我市每万名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指标达24.78,领跑全省。今年,嘉兴的目标是新增养老护理、应急救护“双持证”护理员850人,目前已全部完成培训取证。
嘉兴更以“真金白银”吸引年轻人才投身养老事业。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兴对入职养老机构的本科及大中专毕业生,给予3万到5万元的入职奖励;对一线护理员,按职业技能等级发放每月200元至1200元不等的特殊岗位津贴,补贴标准居全省前列,今年初以来已发放津贴近300万元。
如何让老人在生活中更安心?嘉兴进行全面“兜底”,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统筹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今年已经为所有60周岁(含)以上户籍老年人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受益老年人达119万人,实现户籍老人保障全覆盖,政策覆盖面全省最广,真正托起老年人的幸福晚年。
此外,为了让理赔服务更优化,嘉兴在村(社区)开设代收理赔资料服务,方便老年人理赔。“意外伤害保险理赔金额1万元以内且案件资料齐全,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理赔,1万元以上且资料齐全,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理赔。”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简化流程和资料,力求提升理赔时效和老人满意度。
从星罗棋布的养老驿站到专业精进的护理队伍,再到全面兜底的意外保障,嘉兴正以前瞻性的布局和扎实的举措,回应着“老有康养”的时代命题。当银发浪潮遇见共富嘉兴,一幅让每位老人都能拥抱“夕阳红”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沃土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