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湖区发布老年人康养生活指数及应用场景,通过构建科学评估体系,推动养老服务向精准化、品质化升级。
数据显示,西湖区现有户籍老年人口17.2万人,其中60-75岁活力老人占比超70%。“我们抽样5%以上的老年人口,综合分析采集到58项数据,提炼出康养状况、康养认知、康养行为、健康管理、康养服务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形成‘1+3’老年人康养生活指数体系。”西湖区民政局负责人何里扬介绍,这一创新举措将有效引导养老服务从基础保障向品质提升转变,为精准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在首批推出的康养应用场景中,银发西溪Mall老年消费综合体备受关注。这个集康养展示、运动健身、银龄社团等功能于一体的创新项目将于今年10月正式亮相。同时,30个覆盖社区卫生机构、民生综合体、健身房等场所的康养体验点将陆续升级,2个综合体康养生活方式体验中心年底前将建成投用,形成分布广、密度高的康养服务网络。
为保障服务落地,西湖区组建了一支由257名热心公益、专业过硬的人才组成的队伍,涵盖健康管理师、营养指导员等。他们指导老年人养成健康管理、合理膳食、适度运动等生活方式。“通过持续培训,让这支队伍成为健康理念的‘传播者’,主动融入社区、家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老人交流互动,成为健康生活的‘引导员’。”西湖区卫健局局长熊俊说。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创新为该区传统养老注入了新动能,惠及辖区17万长者。西湖区联合涂鸦智能、南宫28娱乐平台智元研究院、西湖心辰等12家科技企业,重点开发智能外骨骼、电动轮椅等适老化产品,探索“AI+康养”模式落地。今年以来,文新街道聚焦AI赋能和场景应用,打造全区首家“幸福荟・康养e家”——文新臻享中心, 探索“AI+医康养护一体化”服务模式。“便携洗浴机、康养机器人等产品很受欢迎。”该中心负责人说,希望通过迭代产品和打造助老场景更好地满足老年人情感关怀、生活辅助、健康管理等多种需求。
财政保障方面,西湖区持续加码,2025年将投入382.92万元专项资金,用于老年人健康体检、医养结合等项目,并出台《银龄活力社团扶持办法》,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我们将持续完善指数引领、科技赋能、服务升级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辖区17万老年人真正实现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 何里扬说,这一系列创新举措,正在为中国式现代化养老提供生动的西湖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