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区玉舍国有林场围绕“康养胜地、中国凉都”品牌建设,借助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以高原山地森林和彝族文化风情为主题资源,打造集森林疗养、温泉疗养、“彝医”疗养、膳食疗养、文化疗养、运动疗养于一体的森
该林场编制了《野玉海森林康养基地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基地各分区建设,合理配置各项基础设施,优化基地森林康养环境、完善康养基础设施、丰富康养产品、提高康养服务水平、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特点鲜明、特色突出的产业优势。依托区内森林、草地、山地、气候等资源,构建以“清凉康养”为核心的度假区康养旅游布局,围绕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森林康养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补植具有康养功能的树种、花卉等,着力打造生态优良、林相优美、景致宜人、功效明显的康养环境。
该林场坚持“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因地制宜”统筹发展的原则,推进“森林康养+”发展,开发森林有氧运动、森林食疗、森林浴、冥想、药疗等多元品种,有机衔接医养、养老、健康、体育、旅游等领域,强化环境优先发展理念、重视服务体系基础建设、注重发挥民族文化特色优势,健全森林康养体系,完善森林康养设施,向游客提供多样化康养方案。通过深度挖掘彝族医药文化,大力开发彝族医药、中医药与森林康养服务相结合的产品,建设中医院、彝医馆等地方民俗医药馆,将针灸、拔罐、足疗、火疗、推拿等民族传统医疗运用到康养活动,南宫28下载形成了集“自然体验、民俗文化、休闲娱乐、医药保健”于一体的森林康养特色,大大提升了康养项目的吸引力。
该林场依托高校师资优势,为基地开展生态科普、研学旅游、森林探险、康养度假等产学研活动提供有力技术保障,全面推动基地研学康养产业发展;打造了林下食用菌采摘基地,推动“林—菌—游”融合发展方式,开展林下食用菌采摘体验活动,挖掘食用菌养身功效,研发食用菌康养菜谱,将林下食用菌打造成栽、采、食的康养互动产品;积极探索房屋土地流转、协作等经营管理新模式,整合基地内各类资源要素,鼓励老百姓参与经营民宿、餐饮等,进一步激发基地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基地建设与农民增收致富良性互动局面,吸纳当地群众在康养基地从事保安、保洁、导游以及其他服务工作,带动群众依托康养基地开展自主创业,有效扩大当地群众就业面。
截至目前,基地改造康养林870亩,完成10公里森林康养步道提升建设;建成彝族医药馆、彝家民宿、森林温泉养身中心、瑜伽基地、自然教育基地、雪山滑雪场等各类康养场所。参与民宿、餐饮、彝医馆等经营和提供房屋租赁的老百姓约100余户;培育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优质康养品牌,通过“基地诊疗+民宿休养”模式带动当地民宿、彝医馆、中医馆、民族艺术品制作等产业发展。2024年以来,森林康养基地共接待游客18万人次,综合收入达2100万元,直接解决就业200余人,带动间接就业及创业800余人,参与林下采摘活动的游客突破2.5万人次。直接解决就业200余人,带动间接就业及创业800余人,辐射带动周边玉舍镇、勺米镇以及海坪易地扶贫搬迁点群众务工7600余人次,劳务收入250万余元。(钱庆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