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区古荡街道金秋家园社区迎来了一位特别的“护工”——一只四足机器狗,名叫小西。这只机器狗已经在社区工作了一个月,深受大家喜爱。它背着药箱穿梭在走廊和庭院间,南宫28官方网站用语音提醒老人们按时服药。赵奶奶说,有了小西的提醒,她再也不担心忘记吃药了。小西还能陪伴老人散步,让老人感到安心。
嘉荷社区的“嘉味道”食堂里,小西也发挥了作用。王阿姨点完餐后不久,小西就背着餐盒送到她的面前。尽管体重只有14公斤,小西却能完成送餐、送药、陪散步等多种任务,甚至可以导航带老人去厕所。西湖区一直在推动居家养老数字化建设,安装安居守护系统等措施,以保障老人的健康和安全。
古南社区有4100多名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占近三分之一。小西的加入为孤寡、独居以及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提供了更多保障。设定路线后,小西可以从社区医院走到老人家门口,提醒他们按时用药,并帮助老人导航外出。通过自主建模,小西已经能够精准识别每个老人的房间号,只需简单指令就能响应需求。
小西来自西湖机器人公司,成立于2021年6月,是西湖大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领域的优质成果转化项目。小西头部装有深度相机和工业相机,可以识别地形和人体。未来,随着算法升级,小西将具备更多功能,如搭载语言大模型与老人聊天,或通过人脸识别追踪老人位置,降低走失风险。
目前,西湖区多个单位正在讨论如何将机器狗应用到更多场景中。西湖区民政局表示,小西的到来标志着智慧养老服务迈出了新步伐。西湖机器人公司也在开发更多轻量化服务型机器人,多款双足、四足机器狗已进入量产阶段。
除了古荡,杭州其他地方也开始出现类似的机器人帮手。例如,蒋村街道三深国际园区有一只名为绝影X30的四足机器狗,负责为上班族送餐送水;上城区小营巷社区则有一只会送馒头的四足机器狗“笨笨”。这些机器人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专家认为,未来五到十年内,机器人将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替代那些简单、乏味或危险的工作。虽然扫地机器人已是常见类型,但通用型机器人仍需时间发展。人形机器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量产,并逐步应用于文旅、工业及生活场景。杭州拥有众多机器人相关企业及科研平台,完善的产业链条和活跃的科研力量将加速这一进程。
在城市的喧嚣中,人们内心深处向往着一片纯净的自然天地,那里山水如画,云雾缭绕,是对宁静美好的无限憧憬
关于网络流传的“杭州某政务服务中心存在工作人员缺岗现象”,余杭区审管办于9月12日晚发布了相关情况说明。据查证,该视频拍摄地点为余杭区政务服务中心瓶窑分中心
近期,网络上流传一段视频,讲述了一位中年外卖员在杭州的不幸遭遇。据描述,该外卖员在完成订单后,于自己的电动车上小憩,遗憾的是,他再也没有醒来。这一幕发生在9月5日晚至6日凌晨期间。目击群众回忆,事件的地点是杭州余杭区闲创社区某住宅区内
杭州的马女士反映,她婆婆的妹妹今年75岁,无儿无女且有轻度认知障碍。老人在一家名为“蕾蕾”的美容店消费了约96万元,其中一个套餐八次就要花费15万多元。这家美容店位于杭州解放路天工艺苑的三楼。记者按约定时间到达时,只有马女士在楼下等候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王培章11月29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在良好开局的基础上,锚定目标、加快进度,促进各项重点任务有机衔接、压茬推进
苹果CEO库克昨日时隔半年后再度访华。22日上午,库克来到北京顺义一家有机农场,考察苹果产品在农业科研领域的应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