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截至2023年末,辽宁省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3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9.4%,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智慧养老服务的普及和提升,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2025年辽宁省两会期间,辽宁省人大代表、沈阳市儿童医院眼科主任李毅男提出进一步推动辽宁省智慧养老服务的建议。
李毅男表示,近年来,辽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化问题,积极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全省共有养老机构2371个,床位21.24万张,城乡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71.5%。然而,随着智慧养老的兴起,辽宁省在推进智慧养老服务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
李毅男代表指出,当前辽宁省智慧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专业性养老服务人员供给不足、缺少相关政策和统一标准、智慧养老服务资源整合度低,以及政府对智慧养老服务的宣传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李毅男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应重视培养专业性智慧养老服务从业人员。通过依托省内已开设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对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等开展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智慧养老服务能力。同时,在职称和职业资格评价中纳入智慧养老相关内容,以激励更多人员投身智慧养老服务事业。
其次,健全智慧养老服务相关政策及行业标准。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确立智慧养老行业发展方向,制定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框架和相关法规。同时,通过税收减免、土地租金优惠等政策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智慧养老服务产业,提高市场化水平。此外,还需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南宫28官方网站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制定更加完善的行业标准和政策。
第三,整合智慧养老服务数据资源。以智慧养老服务系统为依托,收集、整理、分类不同平台信息,并加强对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监管,确保个人信息安全。通过技术创新,衔接数据“孤岛”,整合和优化老年人数据资源,促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的完善。
最后,加大智慧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针对老年人年龄偏大、接受速度慢等特点,通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团队等力量在公共场所进行智慧养老理念的宣传和推广。同时,结合多媒体渠道和特定展览会、博览会等活动,向老年人提供智能化设备样品和体验活动,增强他们的智慧养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