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28(NG)官方网站-最专业的服务平台

听!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正叩响家门_南宫28

行业新闻

06
07
2025

听!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正叩响家门

行业新闻

  

听!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正叩响家门(图1)

  康复机器人帮助进行复健、护理机器人辅助翻身、陪伴机器人提供情绪价值、家庭机器人提醒吃药……各类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化身“电子保姆”,开始走进社区和医院等应用场景,提供健康监测、医疗送药、康复训练、情感陪伴等多样化服务。近期,国家关于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相关政策的出台,为产业高速发展再添动力。一个新的蓝海市场正徐徐打开大门。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我国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民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首次突破3亿人,占总人口的22%。预测数据显示,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在“9073”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即约90%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7%依托社区支持养老、3%入住专业机构养老)与照护人员长期短缺的大背景下,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被寄予厚望。

  “从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老年人对智能养老机器人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生活照料需求、健康监测需求和情感陪伴需求等方面。”全国老龄委专家委员、中国老龄产业协会专职副秘书长、科技委主任王永春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智能养老机器人分为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三大类别,市场占比分别为45%、30%和25%。其中,康复机器人主要针对半失能老人,通过精准力学反馈辅助术后康复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或者帮助术后患者步态训练提升训练效率;护理机器人的主要功能是配备柔性抓取机械臂和AI视觉系统,可协助完成喂药、翻身和协助失能老人处理二便护理等工作;陪伴机器人主要提供语音交互与情绪识别服务,能通过声纹分析识别抑郁倾向并启动干预程序等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许多企业推出的机器人已经走进了社区、医疗机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探索正在稳步推进。

  四川浩恩医疗科技公司推出的康复机器人已经在华西医院康复医学科“上岗”,为患者提供了规范化、标准化的康复医疗服务,确保了训练的高质量与高效率;福建汉特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陪伴机器人“笨小宝”已经走入福州市万颐智汇坊居家养老照料中心,为入住老人提供检测体温、巡逻寻人、运送快递等服务,还能与老人聊天谈心;江苏艾雨文承养老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养老机器人大头阿亮已经走入无锡惠山区藕塘护理院,可以执行智能查房、实时监测老人心率、呼吸及离床状态等任务;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外骨骼机器人已进入部分社区养老机构,护工也可以借助外骨骼机器人扶老人起身,甚至辅助失能老人实现独立行走。

  企业纷纷推进智能养老机器人多样化落地,商业化进程加速前行。不过与产业如火如荼发展相伴的是,当前产品在多个场景的渗透率仍然较低。王永春表示:“目前我国养老机器人整体渗透率仍较低,其中居家场景不足10%,主要是情感陪护机器人和基础型助洁机器人,如扫地机器人、擦玻璃机器人等;机构场景渗透率也仅在20%左右,主要功能是生活照料和健康管理。”

  高价值、高技术壁垒、低市场渗透率和广阔的应用场景,集诸多特性于一身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产业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方正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养老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约为79亿元,预计2025年该产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500亿元。另有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养老机器人赛道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成为受益于银发经济的新兴硬科技产业。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正式对外发布《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结对攻关与场景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加快推动机器人赋能智慧养老。该通知明确提出将统筹利用相关政策和资源,对能够解决需求痛点、具备先进技术水平、具有创新模式和推广经验的典型试点项目予以支持。按照国家补贴,进入目录的产品全国通用,按售价15%~30%直补。

  目前,已经有地方政府开始行动。2025年年初,北京市国资委指导设立“北京机器人租赁公司”,该公司采购不同场景需求的机器人,通过租赁的方式交付给需要的企业来使用。北京机器人租赁公司负责人表示:“未来三年,机器人租赁公司有30亿元规模的全场景机器人采购计划。”

  “地方政府正在为养老服务机器人的租赁市场制定相应政策,为养老服务机器人的刚需家庭带来了福音。”王永春说道。

  业内人士认为,在“9073”中国式养老服务体系之下,智能服务养老机器人终将走入普通百姓家,成为24小时陪伴老人的“电子保姆”。不过,专家也同时指出,各类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仍需提升性能、降低价格、完善商业模式。

  王永春告诉记者,当前的养老服务机器人还未能很好满足老年人在生活照料需求、健康监测需求和情感陪伴方面的需求,比如存在产品功能覆盖不全、个性化服务不足、操作复杂性与适老化设计不足、技术发展不平衡、商业模式不清晰、缺乏统一标准等诸多问题。王永春以操作复杂性与适老化设计不足举例说道,老年人与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之间仍然存在“数字鸿沟”,复杂的操作让老年人望而却步。

  此外,养老服务机器人走入普通百姓家,产品价格还需进一步下探,商业模式还需进一步创新。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基础款养老机器人价格普遍在3万至10万元之间。例如,助浴机器人均价3万至5万元,助行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价格在1万至3万元不等。

  王永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883元计算,一个三口之家的年收入约为11万元左右,购买一台15万元的养老机器人意味着需要动用家庭全部积蓄甚至负债。除了购置成本外,智能养老机器人还需要考虑长期的维护成本。按照通常智能设备的使用周期预测,高端护理机器人每年大约需要1万元左右的硬件维修和软件更新成本。

  不过,相比每月6000~8000元的护工费用,一次性购买养老机器人似乎更具性价比。王永春指出,从长期使用成本来看,养老机器人可能比雇佣护工更具性价比。以一台15万元的养老机器人为例,按5年使用寿命计算,平均每月成本约2500元,仅为专业护工费用的1/3。

  “等我老了,人形机器人可以陪我打掼蛋,还可以帮我换尿布。”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在公开场合畅想了人形机器人在养老场景的应用探索。

  近年来,热度和话题度不断提升的人形机器人被视为养老服务机器人的理想形态——人形机器人可以无缝使用人类所有工具和基础设施,还兼具人形并提供更多情绪价值。

  事实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也在联合攻关健康养老场景的应用探索。2024年9月,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推出的瞄准养老场景的轮式人形机器人小五,可以抱扶老人(承重50kg)、取快递、自主避障推轮椅等功能。今年3月,港仔机器人与南通市地方政府合作“香港仔机器人康养示范区项目”,打造长三角“AI机器人+康养”标杆,项目建成后可服务1200~1500户约3000位有康养需求的用户。5月,华为、优必选、智元机器人与中坚科技宣布将在康养人形机器人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养老技术发展。6月,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星尘智能与养老机构深圳市养老护理院达成合作,共同探索具身智能技术在生活辅助、健康监测、情感陪伴等养老场景的创新应用。

  “洛必德坚定看好机器人在家庭养老场景的应用。随着人形机器人在本体、感知、控制等环节不断进步,加之积累了珍贵的真实场景的训练数据,人形机器人将在家庭养老场景完成更多更复杂任务,市场空间巨大。”洛必德科技COO侍启山告诉记者。

  不过,相比其他形态的智能养老服务机器人已经进入真实场景“实习”,人形机器人走进家庭仍需5~10年时间。

  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顾捷预计,2~3年后人形机器人将在康复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使用,5~10年后人形机器人或许能够进入家庭。

  乐聚机器人创始人冷晓琨告诉记者,智能养老机器人走入家庭还有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不仅产品硬件技术和AI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南宫28登录入口行业标准和社会伦理安全等方面也需要进一步规范,为人形机器人走入家庭创造一个规范有序的条件。

  • 南宫28

    携手南宫28

    与健康同行 • 与长寿相伴

  • 15812113652

    南宫28

    地址: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建设路4-21号

    Copyright © 2025 南宫28康养集团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18000510号

  • 南宫28